故宫月饼专用礼盒

结婚后第一次中秋节回家,该不该给娘家和婆家买月饼?河南这边的普遍的规矩是怎样的?

结婚后第一次中秋节回家,该不该给娘家和婆家买月饼?河南这边的普遍的规矩是怎样的?

今年中秋是结婚后第一次回家,我自己出钱给婆婆家准备了月饼(是“来自故宫的礼物”,取自掬水月在手的意境,价值rmb260元,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这份礼物)但因为知道自己家肯定不缺月饼,而且我父母不爱吃甜的,希望老公买一些比较好的二老平常舍不得买的水果(车厘子、猕猴桃、草莓之类),但老公却因此觉得我区别对待两家老人,心意被误解很伤心,中秋回家需要准备些什么,媳妇到底要不要准备些礼物呢?河南这边的礼俗是什么?

我不是河南人,我猜想中国哪个省的人都吃月饼,而且不仅是中秋节吃,中秋节是必吃。我还猜想各地的老人们都不会把儿女买回家的月饼仍出去。至于你或他中秋节回家该不该买,不用问别人,总之是要花钱的,还是和你老公或老婆好好商量吧!谢邀!

创意月饼并写寓意?

中秋将至,众多博物馆与老字号商家合作推出的文创月饼不断刷屏。苏州博物馆的“中秋对月”,南京博物院的“锦绣金陵”,三星堆博物馆的“祈愿神树”“月光宝盒”,故宫博物院以《千里江山图》为创作来源的“千里共明月”,新华书店甚至推出“识字月饼”。“花间月下”“皎皎月兔”“荷塘月色”“良风有信”“荻秋枫露”……传统文化借助月饼呈现出别样的素雅和精致,难怪网友感叹“吃的是文化,品的是历史”。
月饼不但是一种吃食,更是中秋特定的文化符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从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到历代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中秋月圆之夜的“千里寄相思”,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节日的文化厚重在中秋节体现得尤为突出。“品月饼,庆团圆”,作为中秋的“标配”,月饼也早已不单单是一种食物,而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特定的文化内涵,蕴含着人们对亲情友情的期待、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对“家和万事兴”的期盼。中秋少不了月饼,原因就在于附着在其上的文化意味。因此,“中秋对月”“花间月下”“良风有信”等寓意美好的文创月饼自然更符合中秋团圆的氛围,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传统文化要传承,就要得到年轻人认同。一块小小的月饼,寄托着游子的乡愁,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对年龄稍大的消费群体来说,五仁、五香、椒盐等传统口味月饼目前仍受青睐,“就好这一口”的背后更多的是对年少时代生活的怀念。而对年轻一代来说,他们希望月饼能有更多创新,在制作工艺、口味上更新颖、更时尚、更个性,给传统佳节增添更多的新鲜感。迎合年轻人的喜好,月饼因时而变。文创月饼之所以更受年轻人欢迎,一是有历史、有文化、有意思,越品越有味;二是馅料更时尚,紧跟潮流,蔓越莓、柠檬绿茶、芋泥芝士甚至香辣小龙虾都进入了月饼的馅料,“颜值与口味齐飞”。
当然,凡事都有个度,文创更不应铺张,违背环保、节约理念。文化单位和商家联手在月饼的创新上下功夫,是对传统文化习俗的继承和发展,这种做法是应该被肯定的。但月饼毕竟在一种节令食品,如果过度包装、过分炒作,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给消费者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近年来,传统文化正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从故宫口红到甲骨文雪糕,从汉服热到诗词文化节目屡创收视新高,再到如今的文创月饼“出圈”,文化传承的创新表达提醒我们:传统文化一直就在街头巷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