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出砂的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降低水井涌砂问题

水源的选择

对于井位的选择,应避免使用存有细粉沙的含水层区域,以免在使用中出现水井涌沙的现象。因此,在选址时应选择与细粉沙含水层误差不大的其他类型含水层进行取水。

井型及成井技术的分析

由于地下水存在的类型各异,因此水井的设计会根据不同的含水层情况而有所不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工艺操作进行,以保证水井设计中含沙量的要求得以实现。

日常运行管理问题

长时间处于超量开采状态会导致潜水泵流速增加,水流冲刷力加大,进而破坏含水层的天然反滤层,改变含水层骨架颗粒组成,引发水井涌砂或过滤器孔眼砂堵等问题,甚至造成井壁周围含水层塌方和地面沉降现象。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杜绝超量开采,定期清洗水池,并在井口安装沉砂设备来降低水井涌砂风险。

砂存在的危害

损坏水源井

水井涌砂可能导致含水层骨架颗粒结构的改变,引发含水层塌方、井壁管倾斜或断裂等问题,直接影响水井出水量,缩短水井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水源井报废。

损坏机泵

砂的存在会加速抽水机泵叶轮、泵轴、轴承的磨损,影响机泵效率,增加维修频次,提高运行成本。同时也会影响井上计量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灵敏度。

损坏管道设备

砂在输配水过程中会对管道设备造成损坏,特别是会加速阀门的磨损,导致密封不严,进而影响正常供水。

在输水管道中沉积

砂沉积在管道内会形成砂垢,使管道过水断面减小,降低输水能力,甚至导致供水低压区的形成。对于地势低洼或坡度变化大的管道,砂易沉积并形成砂堵,影响正常用水。

损坏水表

砂会导致水表损坏或滤网堵塞,影响计量准确性,给用户和水厂带来经济损失。

影响水质

砂的存在会使水的感观指标超标,促进微生物在水中聚集滋生,间接影响水的生化指标,同时降低水中有效氯的浓度,增加氯量消耗。

砂的防治

对于水井涌砂严重的情况,可通过经济技术比较来确定是报废还是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对已经沉积砂的管道或水池进行科学清洗或更换,可以有效降低砂对城乡供水系统的危害。

注重水井设计及施工管理是预防水井涌砂问题的关键。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水文地质勘查报告避免细砂型含水层,控制入井流速,正确选择井型及过滤器,以减小水井涌砂可能性。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循设计和施工规范,定期清洗水池,并在井口安装沉砂设备,以降低砂对城乡供水系统的影响。

结语

有效降低水井涌砂问题需从源头治理,注重防范措施。只有在水井选址、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才能将砂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保障城乡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这些做法已经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