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多喝水有益健康。生活中很多小毛病,都可以通过“多喝水”来缓解。因此,喝水又有了一个“万能药”的美称。但要喝对才养生。

喝水养生的正确姿势

定时补水、不可等待口渴

喝水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一旦出现口渴,说明体内已经缺水了。但要提醒的是,不渴并不意味着体内不需要水,尤其是中老年人,对口渴的敏感性降低,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机体更容易出现异状。譬如,消化液分泌减少,以致便秘;血液变得黏稠,从而诱发心血管意外。因此,定时补水很重要,切不要等渴了再喝水。

个体差异导致饮水量不同

每次看到“每天喝8杯水”的说法,养生君都很纳闷:这指的是多大的杯子呀?其实,一天饮水量的多少与年龄、性别、体重、职业、季节、运动量、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正常成人每天生理需水约3000毫升,通过饭、菜、汤、水果摄入约1000毫升,其余要靠喝水来补充,也就是说,成人平均每天大约需喝2000毫升水。具体喝几杯,则看杯子有多大,并非要拘泥于“8杯水”。

注意饮用水温度避免风险

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再次发布最新报告警告:饮用65摄氏度以上的热饮,可能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风险。

隔夜水与“千滚水”并非致癌源

不要害怕“隔夜水”或者“千滚水”致癌的传言,理由都是亚硝酸盐含量多。一般的“隔夜水”,以及反复加热的“千滚水”,并不会导致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有一个直观的对比:即使加热次数过百,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不及一根火腿肠。

实事求是,不迷信“碱性水”

“碱性水”最常见的是苏打水。“酸碱体质”只是商家的赚钱噱头,“碱性水能改变酸性体质”这个说法早就被“央视315晚会”辟谣了。正解是,通过食物和喝水这些外界因素,并不能改变身体pH值。

感冒了也要适量补水

感冒时适当多喝水,主要目的是防治脱水、避免退烧药损伤肝肾,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临床发现,不少病患由于大量喝水,反而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甚至昏迷等症状。因此,感冒时应适当喝水,而不是大量喝水、越多越好。

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喝水养生的正确姿势,从定时补水、个体差异、水温选择、饮用水质、饮用方式等多个方面为读者解答了喝水的正确姿势,提供了科学健康的喝水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