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自己却以为感动了别人

为什么会安慰别人却不会安慰自己?

为什么会安慰别人却不会安慰自己?

这是一个心理领域的问题,但放到教育领域里也同样适用。为什么很多教育者会教育别人做这做那,但自己却做不到。比如父母教育孩子少玩手机,但自己确是手机的重度依赖者。个人在高校从事行政工作多年,现从教育的角度来谈下个人的看法。
一是知和行的背离在教育领域,我们常说知行合一,即不能做到的就不能算知道。而在认知领域,我们会说知易行难。这两个知字所指的层次不一样,但都反映了同样一个问题:绝大多数人的知识、道理和实际行为之间是割裂的。安慰人其实是一个教育和认知的过程,即让人学会怎样接受既成事实,怎样整理情绪。这个过程心理学家已经有过研究,很多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一套道理,比如经典的“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但实际上,安慰完以后,被安慰的人是否能克制情绪调整心情,主要还是取决于被安慰人的思想观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如果被安慰人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差、或者对你的观点根本不认同,哪怕你说得再精彩,恐怕也难以起到安慰的作用。如果这个被安慰人是自己,道理也是一样,能不能自我安慰,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心理调节能力。
二是自我封闭与外部干预我们在学习或者工作的时候,遇到困难或瓶颈时总是希望有人来帮我们,别人的一个指点盯得上一个人摸索好长时间;在漫长艰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希望有人来陪伴或者激励。比如说健身,一个人往往坚持不了多久,而如果有教练每天盯着,有朋友结伴而行,就能坚持更长时间。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外部干预和驱动是非常有效的,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求严格一些学生成绩会更好,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负责的家庭孩子往往自律更强。
把这个道理引申到题主的问题。遇到困难时向他人寻求安慰,就是借助外力来改善情绪。有时我们希望别人鼓励,有时希望找到同命相怜的人,有时则只是需要一个排解苦闷的通道。而自我安慰往往是在一个封闭孤立的心理环境中进行的,就好像一个人要推着自己走,要扯着自己的头发往上爬一样,是不大可能实现的。成功的自我安慰也并不是自己讲的道理说服了自己,而是内心排出了负面情绪。
总的来说,从别人那里寻求必要的帮助和安慰是一种积极行为,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教育也是如此,寻求别人督促也是一种追求上进的表现。当然,一个人如果具有强大的内心,可以不借助外力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这个时候,安慰别人可以,安慰自己也没问题。